1月6日-7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黑龙江工程学院、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北京服装学院全国设计大师班组委会主办,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大师奖”博物馆承办的“第81期全国设计大师班(哈尔滨站)ai时代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暨黑龙江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研习营”在哈尔滨国际饭店会议厅举行。
全国设计大师班创办者、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龙江工程特聘教授”林家阳,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于峰、二级巡视员李玲,省委宣传部改发办主任王尔平,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于涛,省美术出版社社长于丹,哈尔滨华德学院校长助理张艳,国家级教学名师彭亮,我校校长刘志强、副校长门海及来自全国各地50余所高校、企业的部分领导、老师、设计师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黑龙江工程学院副校长门海主持。 全国设计大师班教育平台由留德学者林家阳教授创办并主持,1997 年始创于无锡轻工大学,2002 年移至同济大学,2021 年在北京服装学院成立全国设计大师班组委会。其师资由国内外顶级大师组成,旨在培养中国未来教育大师,故命名“大师班”。主体学员来自全国设计学类高校教师、硕博研究生和设计师,26 年来已在国内外举办了 80 期,培养了 6000 余位院长、系主任和教学骨干,其教育思想和教学效果受到全体学员的一致赞誉。“大师班”作为设计教育改革的第二课堂,其先导性和原创性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设计和教育改革的进程。林家阳希望通过大师班的学习,培养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教育责任感,让设计教育的改革意识传遍每个学校,通过教育改革实现新文科思想,实现教育和经济的融通。 在本次研习营中,8位顶级教授、设计大师启迪引领智慧、案例分享精彩纷呈,为学员带来一场设计思维的头脑风暴。来自全国50所高校的院长、系主任、专业教师,近200名学员参加培训,一同探索ai时代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暨黑龙江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现将专家们的言论采撷精彩部分刊发如下,供读者赏鉴。
宋协伟——《设计教育的未未来》 全球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正在面对生态、疫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挑战。宋协伟教授表示,设计已从一种生产型行业演变成一种解决人类社会棘手问题的行业,并已融入到人类供需模式的创新、社会运作系统的优化,以及对生态危机的干预,为生命、地球的可选择未来制定可持续方案。教育是一切变革的先行者,是引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基础。设计教育当以服务人类核心价值、引领产业革命进化、创造全球未来为己任,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交叉学科整合型人才,构筑国际化跨域知识联盟平台。 兰翠芹——《设计教育的ai时代特征与知识体系建构》 随着数字化与数字技术衍生出的智能工具解放人的潜力,对以技术传授为主题的高等教育产生巨大影响,设计教育已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通过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从而克服数字革命带来的复合效应。数字化、互联互通、跨学科是未来设计教育键技术路径。兰教授从设计教育的ai时代特征、ai时代的设计学知识体系构建、及ai时代设计教学成果案例分享,三个方面阐释了设计教育作为21世纪学生和教师的数字素养所需要的条件。
孙凌云 ——《ai大模型时代的艺术设计》 孙教授介绍了一个知识空间图示,由个体知识空间、到gpt知识空间、再到自然语言知识空间、最后为全体人类知识空间。大模型时代下gpt训练数据规模史无前例,模型训练数据量已从4.6gb增加到45tb。其指出当下大模型有四大趋势,模态鸿沟正在消失、可控性逐步增强、赋能方式迅速突破、智能体在疾速崛起。在技术与艺术纠缠的时代下,科学是探索、工程是发明、设计是沟通、艺术是表达。
薛文凯 ——《一流课程和教学实验》 薛教授通过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的一流本科专业《产品设计》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交通工具设计》,展开介绍了一流产品设计专业的发展与形成,及一流课程《交通工具设计》的申报路径。 彭亮——《ai时代的艺术设计新工具 新思维 新方法》《职业型/应用型教育的教和学》 彭亮教授就设计教育所呈现的新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探讨了ai时代的艺术设计新工具、新思维、新方法,及自己使用ai绘画设计工具的个人体会。他指出,高校教师需要强化三学(自学 治学 游学)、三历(学历 经历 阅历)、三读(读书 读人 读天下)他结合顺德技术学院设计教育改革与实践进行了中外设计教育比较,强调了设计教学“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本土实践:顺德技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作为案例与学员分享。 范圣玺——《同济大学的设计教育探索与实践》 范圣玺教授表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以追求学术的卓越和贡献社会的发展为办学宗旨和特色,借鉴世界设计与创新学科的最新理念与模式,集聚全世界设计实践、设计研究、设计管理和设计教育管理优秀人才,共同建构创新包容的价值取向、积极进取的同创风格、贡献社会的行动能力和透明上进的学院文化。学院确立了培养国际水准的“可持续设计创新” 领军人才,追求学术的卓越和贡献社会进步的办学使命,并实现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化、创新型、前瞻性、研究型的世界一流设计学院的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和实践。 杨冬江——《设计学科与专业发展的守正创新》 杨冬江教授指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应重新审视自身的边界与定位,对已有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进行梳理,并在未来更具综合性的学科交叉体系中展开升级与重构。要抓住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实施的机遇,探索创新资源组织方式,发挥引领作用,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创新方案;健全分类培养体系,做好规模结构调整,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质变和评价体系的质变,探索构建面向未来的艺术学科专业建设管理新机制;突出专业学位设置特点,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紧密联系产业发展为目标,适应知识演进迭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魏洁——《五次“国家教学成果奖”看江南大学的改革路径》 魏洁教授详细介绍了江南大学的教学改革路径,教学改革成果“适应未来转型,以整合创新为导向的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立足于《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和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在国内率先开展以“整合创新”为导向的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对设计教育目标进行重塑,并进行新型设计人才布局。江南大学的教学成效显著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加强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中观层面,注重人才培养的规格设计,旨在解决设计类人才培养的标准、设计类人才的核心素养和能力特质问题;微观层面,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解决传统设计类人才培养的短视性、单一性、片面性矛盾。 最后,林家阳教授做了《出发是为了更好的回归——谈教师的工匠精神》《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主题讲座。
|